當天使穿著黑衣出現 / The Outsider: A Journey into My Father’s Struggle with Madness

Nathaniel Lachenmeyer 著 / 賴慈芸 譯

2  

  是哪本書讓我讀到文末,心情激動、心跳加速、眼眶泛紅呢?

  當初會看這本書一切都是意外,哪天去圖書館借書,一眼瞥見還未整理放回架上的她,書名深深的吸引著我,天使與黑衣強烈的對比,加上又是大塊文化出版,就順手也借了!

  本書是敘述一位懼怕有著怪異行徑父親的兒子,在得知父親死亡後追尋自我與父親一生的過程,在多線穿插下,敘述解美國政府過去對精神病患者的政策與轉變,導致精神病患者的二度傷害,而兒子也慢慢了解過去父親怪異行徑背後的原由與努力;自己(兒子)又是如何淡漠的以局外人看待這一切,幾經追尋,最終兒子勉強拼湊出父親生前的生活,並檢視同時期自己不但是個失責的兒子,更是將父親推向深淵的那最親近之人。

  即使沒有瑰麗詞藻,精煉的文字仍帶著深沉的力量,的確,作者文筆絕妙,我願相信不同部間暗藏的映襯、呼應手法是無心插有柳成蔭。如同書中所提,一般人並不會特別關注精神病患,即使是媒體,也總是在精神病患者出現攻擊行為時報導,本書詳述精神分裂患者從發病初期到末期,在家庭、親情上會遭遇的問題;政府如何處理精神疾病患者,以及社會如何看待這一切。社會弱勢越害怕、排擠妄想型精神病患,患者越易被推卻至社會邊緣;最好的良藥並非藥物控制,而是包容與陪伴,並給予安定心靈的支持與鼓勵。

  下次看到頭髮糾結、身著骯髒衣物的人對著空氣呢喃、咆哮、比手畫腳,請不要投與異樣眼光,多點同情與適時伸出援手,也許,你可以將其救出泥淖,因為他也許還未放棄自己!

 

以下分享一些佳句:

「不論環境如何險惡,永遠沒有理由放棄。」P.22

「我不能活在你的世界,你也不能活在我的世界」P.23

‧「每一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中,都有一座思緒之城,但除了建築師本人之外,沒有人找得到入口。」P.30

「一個孩子對現實的直接體驗,倘若與父親或母親的教導相牴觸,這小孩有兩條路可走:要不就是當個聽話的小孩,接受父親或母親的觀點,要不就是得試著接受此生最重要的體悟之一――現實不只是體悟出來的,更是創造出來的。」P.62

「把別人永遠排除在外只會阻礙體諒與了解,心中必然會常常有矛盾感,因為其實你在排斥你自己。」P.147

「大多數的我們是以擁有的東西和他人的看法,來判定自己的價值,因此我們沒有那樣的勇氣,能在失去所有的財產、權利、親人跟朋友之後,還能站得筆直,宣告自己仍是以前的自己。」P.204

「我問他覺不覺得自己有精神上的疾病,他說確實有,他的病就是『對生命與人性的熱愛』!」P.207

「在這個社會上精神疾病患者的一生就是被折磨、被歧視、被棄絕的一生。但這個社會還要一遍一遍的逼他相信,自己有精神疾病。」P.218

「在人生中,我們都會面臨考驗的時刻,試煉一己的信仰與性格。定義我們的就是這種試煉的時刻,而非之前的行徑或此後的作為。」P.218

「一個人要可憐到什麼程度,才能激起他人的同情。這是個重要的問題,如果試著去回答,會令人害怕。這個社會對於精神分裂患者的態度與治療,可以看出我們同情他人的能力,並不是取決於其痛苦的程度。」P.233

「其實,放棄的理由,永遠比堅持下去的理由還多,但那就是生命的奇蹟:面對失望、災難、悲劇,以及死亡的陰影,大部分的人都選擇堅持下去。」P.236

「父親在信中寫下「永遠沒有理由放棄」的時候,其實是在欺騙自己――他不顧一切的努力,不要讓自己傾頹的世界汙染了我――這一點讓他成為一個好父親。」P.236

 


   謝謝觀賞!好看的話請在左上角G+一下!

   或者留個言說說想法或推一下!感恩!

arrow
arrow

    樵夫的胡言亂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