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,淡的一滴淚也流不出來。
雖然我喜歡親情片,然而,類似桃姐這種淡淡面對死亡,我還沒成熟到能夠接受,換句話說,我還沒做好心理準備。
劇情,峰迴路轉,沒有;曲折離奇,沒有;淚崩的點,也沒有。淡淡的層層堆疊、壓抑、逃避瀰漫,許多場景也讓我一直想到人心的黑暗面,結果也不是...,拖戲很普遍,拖得讓你覺得難熬、氣餒,拖出梅姐、梁家少爺、主任心中無法言語的感受,拖出你無法正視的情感。家裡的暖色調、大街上的冷色系、死寂養老院中些微的朝氣,映襯著。梅姐第一次中風,輕描淡寫在醫院的情景;第二次進醫院,多了禱告;最後,剩下侷促不安與逃離前的梳整,接著就跳到了喪禮。片子中,第一次死亡,換來女兒的自責;第二次死亡,梁逃避去了大陸,從養老院望向救護車的霎那,時間變的凝重了,最終低落...敲進你的心房。
電影裡,我認為副作用最大的兩幕分別是:「你家人呢?」...喀...與最後一幕。當然,看似平靜的電影能贏得金像獎,固然有其獨到的描寫手法,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樂趣、思維;貫穿華服的虛偽與做作;記憶,總讓人忘卻人生中不開心的事情,留下殘破的畫面,藉著縫紉獲得片刻溫存與歡笑。
天下萬物都有定時,哭有時,笑有時,生有時,死有時;
人生最甜蜜的歡樂,都是憂傷的果實,人生最純美的東西,都是從苦難中得來的;
我們要親身艱歷堅難,然後才懂的怎樣去安慰別人。
既賽德克又發電影文...因為太痛苦了,情緒上來後,卻哭不出來。是因為我還未經歷過...也在逃避吧:(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