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在戰火迷亂時01

幸福,是否已死於12ANS
黑綠色的尼羅,孕育著死亡的愛情


 

愛在戰火迷亂時0


I'm going back. I'm going to fight.

  本人對於沉重、黑暗的電影一像毫無抵抗力,在看到《愛在戰火迷亂時》的簡介後,就立即將他放入口袋名單,結果,完全超乎預期啊!實際並不如我所想,此部電影不像《血鑽石》(Blood Diamond , 2006)和《 盧安達飯店》(Hotel Rwanda, 2006)賺人熱淚,反而著重於描述非洲人民,如何在戰火中追求真愛和心靈上的解脫。電影除描寫非洲人民在戰火中,身、心、靈飽受折磨外,同時藉由魔汁的力量,讓觀眾看見更多亡佚於煙硝中無法安歇的靈魂,讓電影多了奇幻與超現實的風味。

愛在戰火迷亂時10  


  《愛在戰火迷亂時》為加拿大籍的Kim Nguyen所編導的第4部長電影。電影由14歲的柯摩娜(Rachel Mwanza )口白帶出自己的遭遇,12歲那年,叛軍(自稱聖虎軍)襲擊柯摩那的村莊,並擄走孩童作為叛軍新血。在叛軍的生活裡,魔法師(Serge Kanyinda )成為柯摩那的心靈支柱,逐漸萌生愛意的兩人決定逃離叛軍的控制,他們能成功嗎?

愛在戰火迷亂時8
幸福的小時光


  女主角瑞秋華沙(Rachel Mwanza)在電影中真摯不濫情的演技,讓她一舉成為2012柏林影后;而編導Kim Nguyen也獲頒天主教人道特別獎。本電影演員完全由非洲血液組成,並搭配大量非洲元素的音樂與舞蹈,讓整部電影非洲味百分百!音樂是非洲生活的一部分,是一種再進化的語言模式,除作為溝通橋梁,還能集中周遭人的注意力,達到宣傳、催眠(!?)的作用。電影中,透過是單人吟唱、多人合唱或由器物、動物(蟲子拍打翅膀)發出的聲響,更能讓觀眾感受當時人們的心情,尤其是大門開合的低鳴聲(反覆呈現內心的哭喊),以及柯摩那對雙親的祝禱(聲線從穩定到失去控制),無須浮誇的演技或充盈眼眶的淚水,便極具靈魂衝擊性與穿透力。

愛在戰火迷亂時3


  電影中另一個重要的元素是信仰。在鎗火四起的迷亂時代,信仰能使人堅強的活下去,而祖靈、巫師與魔法師三者建構了人們的信仰。然而,「信仰」也是蠱惑大眾的手段之一,在柯摩那沉醉於眾人的崇拜以及首領的言詞時,魔法師一席「戰地巫師已經換了三個」的話語,驚醒柯摩那的幻想,原來,信仰並非顛撲不破的。爾後,停止服用魔汁的柯摩那,射殺雙親造成的心靈創傷逐漸浮現,加上無臉面對愛人之死的打擊,每到夜晚,襲心的恐懼與自責讓她幾近崩潰,為了解開心靈桎梏,柯摩那不得不踏上故土。

愛在戰火迷亂時5


  單就電影中心主旨(戰火下的和平與解脫),《愛在戰火迷亂時》有其值得嘉許的地方,安排人與鬼魂(靈魂)的對話,讓人眼睛為之一亮,加上尋找「白公雞」的橋段,更是令人拍案叫絕(簡直是轟動全場觀眾了),然而,個人認為的故事性有待加強,當大家還在等待更多劇情時,電影嘎然而止,看完後只有種淡淡的哀傷感,實在可惜(OS:原本的期待是可以淚流滿面的啊!!!)

愛在戰火迷亂時6

 

結語-01喜歡非洲電影的各位,想在看完有種輕鬆的沉重感,本電影是不錯的選擇。


pinext-01

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

arrow
arrow

    樵夫的胡言亂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