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濃情四重奏》(A Late Quartet, 2012)為亞隆齊柏曼(Yaron Zilberman)既紀錄片《Watermarks》(2004),推出的第二部電影作品,並且找來里斯多佛華肯(Christopher Walken)、克菲利浦西摩霍夫曼(Philip Seymour Hoffman)、馬克伊凡諾(Mark Ivanir)和凱薩琳金納(Catherine Keener),分別飾演大提琴手Peter Mitchell、第一小提琴手Robert Gelbart、第二小提琴手Daniel Lerner,以及中提琴手Juliette Gelbart,看著這幾位演員依同飆戲,實在是太過癮了!
而故事是著麼說起:享譽樂壇多年的弦樂四重奏,正在排練成立25周年紀念的演出曲目,此時,四重奏中的大提琴手Peter Mitchell (Christopher Walken 飾)卻發現身體狀況異常,檢查後,居然是罹患了帕金森氏症,顫抖的雙手,握不緊弓弦,失序的絃樂在各團員心中,引起滔天巨浪。而第二小提琴手Robert,因小三Pilar (Liraz Charhi 飾)率真的言語,撩動壓抑已久的慾望,故順勢藉機提出想當第一小提琴手的要求,表面上和諧的四重湊,未爆彈一個接著一個的引爆,究竟還有多少伏流,團員中最年長的Peter兼團員心靈導師,是否有辦法引導團員們,演奏完貝多芬的四重奏131作品呢?
電影一開始以Peter向學生提問:貝多芬強調131號作品必須「不間斷」的演奏,連續一首長達40分鐘的樂曲,演奏時樂器一定會走調,各樂器各走其調,那音樂家們該怎麼辦?找個時機題下調音,還是盡力配合撐到最後?然後才開始正式進入主軸。導演透過131號作品,將人隱喻為樂器,人生本來就會遇到各種難題,一味的逃避與隱忍,維持團體和諧與穩定,也是一種生活方式,但終究無法解決問題,若遇到突發事件,勢必引爆長期累積下來的怨憤,生命的樂章之所以能不間斷的演奏,正是因為不斷微調與修正,才能讓彼此友誼、羈絆更為緊密。
年歲長短,世事變化,從青少年的高創新力與活力,壯年處事圓滑與成熟,中年趨處安逸,到年老的透然與遠慮,時間推動未定是無成為既定事實,未來、現在與過去,何者才是純樸真實,何者又是虛假造作。導演除了以131號作品隱喻人生,也透過一名小女孩(Alyssa Lewis 飾)在搭乘地鐵時,念著車廂內的廣告座右銘,意思大概是人們對老人的敬意有幾分真誠,幾分又是出自於同情心,各自心裡有數,然決不能小看老人,雖然他們身軀漸趨衰敗,但卻能預知自己何時大限將到,在一切難以挽回前,做出最大限度的彌補與防範,四重奏中有一老,真如有一寶(!?)。
不得不稱讚導演在處理四人間的衝突、心態的轉折與調整上極為細膩,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揪葛、局中與局外人的觀點,以及過來人的悔恨、警示與懇求,不僅因果關係明確,在面對內心的渴望、迷惘過程中,對比層次豐富,高潮迭起,我尤其喜歡第一小提琴手Robert,因愛上Alexandra Gelbart (Imogen Poots 飾),對過去堅持不斷練習的嚴格自我要求拋諸腦後,音樂不再是生命的唯一,精準控制每個生活節點亦成為雲煙,為愛解散自己一手成立的四重湊也值得。四重奏的團員們最終赤裸裸的面對內心渴望,但也和現實做出妥協,Peter優雅的退休,也成功引導四重奏重獲新生,彌補過去因故解散樂團的遺憾。
人,因為價值觀不同,處理事務的態度也不同,導演透過《濃情四重奏》詮釋不同的人生無奈,在悠揚頓挫中,有意無意增強演員情感渲染力,讓觀眾自由扮演衝突裡的腳色,在和時間賽跑過程中,過去哪些地方妥協回不去了;現在的掙扎爭執點;而未來終是無可猜測,只能努力活在當下,前些日子有位阿姨和我分享了很有趣的比喻,人生的努力就像是插秧種田,努力耕作可以期待有好收穫,但若時不我予遇上旱災、蟲害,也只能如此,但不努力,談何收成,將自己準備好,時機來臨時,抓緊乘上即可,剩下的,隨機應變去吧!
大力推薦啊!!!很有深度的一部電影!!!完全不會有催眠效果~~~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