脫離大三下的報告轟炸後,急奔,踏上前往小琉球的旅途!
禮拜五,坐著客運,先是漫遊到新竹與老哥會合,再出發前往屏東
那一晚,睡在地板上,是的,已經好久好久沒睡過地板了
硬梆梆冷冰冰的滋味,是小時候最愛的消暑方法之一:)
小琉球正式名稱為琉球嶼,地處屏東縣東港鎮西南約14km的海面上,距離高雄港約35km。全島成短靴狀,面積約6.80km2,最高點為琉球嶼山87m。
「琉球」,原為「流求」二字,最早見於「隋書列傳」中的「東夷傳」,泛指現在的琉球群島以及台灣附屬島嶼;明代則以「大琉球」稱呼現今日本的琉球群島,以「小琉球」稱呼台灣,後來發覺台灣面積比大琉球為大,才覺得「小琉球」之稱不妥;萬歷末年,荷蘭在台設市後,台灣逐漸擁有屬於自己的名字,而此時,孤懸台灣西南海面上原名「沙碼基」的小琉球,便順勢承襲了「小琉球」之名。另一說法認為小琉球像是一個浮流海上的球,漁民乃稱之為「琉球」。(註1)
註1:小琉球植物資源解說手冊
禮拜六,搭著風不平;浪不靜的船隻
一邊欣賞著其他乘客扭曲的表情與翻騰的胃液...
踏上陸地的那一刻是多麼的激動啊!
暑假的氣味,正搔弄我的心:P
民宿,濃濃的南國味,配上海豚優游~
艷陽高照,越曬,心情就越爽XD
美人洞、山豬溝、烏鬼洞、蛤板灣、天台觀日亭...
雖然每個地方都不大,景致卻能一再回味
若說我最喜歡的地方,首推山豬溝與烏鬼洞~XD
相對濕度超高的山豬溝
岩壁上垂落的長葉腎蕨(Nephrolepis biserrata (Sw.) Schott),其又名鼎挫藤、過路蜈蚣,一回羽狀複葉,每片羽片和葉軸交接處有關節,旱季時羽片自關節處脫落,避免水分過度蒸散。從珊瑚礁岩壁像下懸垂形成綠意盎然的自然瀑布,看著看著,身心瞬間暢快了起來呢!
或攀附或垂掉的拎樹藤(Epipremnum pinnatum (L.)),拎樹藤別名掌裂大黃,他們似乎也是越往上攀爬,葉子就越大呢!
依附而生的小巧風藤(Piper kadsura (Choisy) Ohwi),雌雄異株,柔荑花序,葉色隨環境而異,只可惜次趟已錯過花期(4-5月),沒能見著花朵綻放的美姿。
鞭葉鐵線蕨(Adiantum caudatum L.)的葉軸末端在接觸土壤後,可產生不定芽形成新的植株。
多采多姿的植生,好迷人
希望下次能見到疣柄魔芋~~~
烏鬼洞的傳說充滿故事性,要進入還要大排長龍吶:)
裡面真的好刺激,記得穿拖鞋去啊!哈哈~超刺激的
夕陽下的潮間帶解說與夜間的生態導覽,也超級棒!
摸了一堆奇怪(?其實也很常見)的生物,嗯~,海兔的感覺最奇妙哩...
口鰓海膽、梅氏長海膽、蜈蚣櫛蛇尾、海葵蝦、大柱形指海葵、一堆XX蟹等等,玩的超開心!
最後再夕陽西下,趕緊離去漲潮的潮間帶囉...
順便送上一隻野豬XD
夜間解說看到的紫地蟹與毛足圓軸蟹、白頭翁對與亂入綠繡眼、暫居在非洲大蝸牛裡的短腕陸寄居蟹...
還有魔鬼樹...可惡...害我一職以為是什麼魔芋開花...期待超久...結果只是棋盤腳= =+
最後,來到了觀音菩薩石
聽著解說員說明小琉球居民的信仰從何而來
觀音菩薩顯相在島最南端,庇護著漁民出海捕魚...心頭莫名的震撼
信仰與生活緊密結合,流露出小琉球早年居民的再困苦生活下的堅定意志
直到現今,人們人不忘本的敬仰著觀音菩薩,曲折著道路...
由於海象不佳,一直無法下水浮潛...,翌日,騎著ㄅㄨ ㄅㄨ,繼續環島...
順道拜訪了屏東縣立琉球國民小與中學
好不容易見到了著名地標...花瓶石XD
一盆盆的熊掌梠>///<
創意無限的彩繪牆
夢幻之車!!!
最後,又來到了老街採購與進食XDDD
兵荒馬亂的人潮,終於在雨停後散去...
好像是芒果海藻冰(?),現在看到照片,口水一直流啊!
小琉球旅途終了!
一行琉球,遇到了7場雨(說不定有些在睡夢中漏數了
被淋了了6次...
其中第2次,真的是轟炸!!!
穿上雨衣,在大雨中尋找回民訴的路徑,卻一直迷路,等回到民宿時,雨瞬間停了...= =+
雖然有大雨攪局,還是玩得很開心...雨中狂飆的回憶...我會珍藏:P
回程,順道拜訪老哥的大學,...,景致依舊,只有時光寧靜的流動著...
短短三天,回到台北...拿起筆桿報告,卻驚覺手生疏了;腦袋也轉不動了...彷如已過一個月的放縱生活
超感謝老哥邀我一起去小琉球
祝你,前行在自己選擇的人生旅途上
永遠保持一顆年輕澎湃的心
下次,去澎湖找你玩:)
謝謝觀賞!好看的話請在左上角G+一下!
或者留個言說說想法或推一下!感恩!